2025年7月9日,由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指导、深圳市标准化协会承办的“湾区标准”赋能湾区高质量发展公益培训在深圳成功举办。本次培训旨在推动粤港澳三地标准互联互通,促进产业协同创新,充分发挥标准对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吸引近150名企业代表和行业从业者亲临现场参与培训,线上直播2800人次同步观看,整场培训反响热烈,取得良好效果。
会上,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标准服务中心主任、教授级高工胡葳介绍了“湾区标准”的定义、重要性、作用以及实践探索,详细解读了《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发展指南(试行)》的特色与亮点。此外,胡主任还分享了“湾区标准”在医疗、人才培养、食品冷链等领域的典型案例,如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联合32家粤港澳三地单位共同研制的《基于5G技术的眼科智能医联网平台建设规范》等2项“湾区标准”。
随后,华大集团标准副总监、标准化高级工程师李倩一详细讲解了标准的定义、标准的类型、标准制订流程以及标准编写等内容。她指出,标准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并由公认机构批准,规定活动或活动结果的供通用或重复使用的规则、指南或特性。李总监还分享了华大基因在精准医学、体外诊断、基因检测等领域主导多项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研制工作的经验和成果。
本次培训的成功举办,不仅提升了标准化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促进了粤港澳三地在标准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对于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化工作的深入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湾区标准”的不断推广和应用,将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更多机遇和活力,推动大湾区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协同发展。